在德國待了7天,全程都是我一個德國朋友帶我玩,交通主要是開汽車,住宿幾乎是住當地朋友家。

我們主要待宰德國南部玩,去了

法蘭克福 (Frankfurt)

海德堡 (Heidelberg)

曼漢 (Mannheim)

博登湖 (Bodensee)

德國最高山---祖格峰 (Zugspitze)

天鵝堡 (Schloss Neuschwanstein)

慕尼黑 (Muchen)

達豪集中營 (Dachau concentration camp)

 

對德國的印象:

1. 德國人英文很好

這次是我第一次到德國,對德國的印象是那邊的人英文普遍都很好,例如餐廳的店員、當地遇到的學生、票務人員幾乎用英文都可以溝通。

2. 高速公路沒有時速限制

 因為這趟旅程都是我朋友開車,我們滿常走高速公路,而我朋友常常開到時速120-140 km/hr,在高速公路上這樣的速度很正常,附近的車子也都開這麼快,甚至更快。奇妙的是,人在車內並不會覺得車子開很快,可能因為附近的車子都跟自己差不多速度,窗外景色又都差不多的關係吧。

3. 餐廳吃飯很貴

跟台灣比,德國餐廳貴很多,當地人習慣在家裡煮,因為這樣便宜多了,當地餐廳一餐平均要10歐元/人,他們主餐和飲料會分開點,飲料通常會先上,如果沒點飲料來拿自己的水出來喝的話,這樣很不禮貌。另外沒有給小費的習慣。

4. 起司很多樣

在台灣起司大多是薄薄的一片一片,不過德國的起司算是主要配料,種類很多種,去超市可以找到一整長排的起司專區,他們會有起司、奶油或果醬來配麵包吃。

5. 學生租屋環境認識

分別在兩個不同朋友的租屋處住了兩晚,他們都是學生,而聽我朋友說,他們當地學生如果在外地念書的話,會在外面和其他學生,合租一層公寓,每個人有自己的房間,但是廁所、廚房、客廳共用。通常是由其中一個學生租下整層公寓,然後上網徵求同層室友,角色有點像召集人,有想要合租的人可以寄信跟召集人連絡,通常會有很多人想要租,因此召集人會篩選能跟自己合得來的人,篩選方式可以是一對一見個面一起聊天,也可以是一次集合所有想要合租的學生,大家互相認識,而召集人在從互動的過程中,選出自己未來的同層室友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ncloud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